

"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
2023年1月8号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聚焦健康服务与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会,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新冠病毒与常见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 、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后导致的临床症状相似,如:发热、乏力、咳嗽等。仅仅通过临床症状往往难以鉴别,无法在感染的早期明确感染病原进行针对性治疗,做到关口前移,预防重症的发生。
国家卫健委、全国各省卫健委及各大医院陆续发布的诊治手册均明确强调新冠病毒感染需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开展流感及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九、鉴别诊断”部分,明确强调新冠病毒感染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九、鉴别诊断
(一)新冠病毒感染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二)新冠病毒感染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